歡迎光臨重慶川流機械有限公司官網!您的肯定是我奮斗的目標!
歡迎光臨重慶川流機械有限公司官網!
川渝合作產業互補空間大
2011-03-04 09:00 關鍵詞:川渝,合作產業,互補空間
翻開中國現代經濟史,成渝地區有3個重要發展時期:抗戰時期的工業內遷,為成渝地區特別是重慶打下工業基礎;上世紀60年代的“三線建設”,國家在四川進行了大規模以國防工業為主體的戰略大后方建設,建立起雄厚的軍工生產基礎和尖端國防科研試驗基地;西部大開發,為川渝地區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成渝經濟區規劃建設,將是此區域又一個發展契機。合作,將是川渝抓住機遇的法寶。
成渝經濟區最早的倡議者之一,四川省社科院學術顧問、原副院長林凌認為,經濟上的產業互補對成渝經濟區非常重要,雙方合作互利,一定會共贏。
四川是能源大省,尤其是水電基礎好。2010年底,全省電力裝機達到4232萬千瓦。到2020年,四川預計將完成常規水電裝機容量9000萬千瓦,屆時可占全國常規水電裝機容量的1/4。而制造業發達的重慶,電力卻是一只“短腿”。林凌希望重慶能在電力及輸電設備制造業方面與四川進行廣泛合作,“這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合作領域。特別是30萬千瓦到60萬千瓦的發電設備在發展中國家很有市場。”
又如,四川有豐富的釩鈦資源,還有機車車輛制造能力和鐵路建設隊伍,而重慶則有鋼軌制造能力。這方面也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重慶勞動力短缺,四川則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可為重慶提供勞動力。
“四川一直是重慶的菜籃子和米袋子。在產業布局上,重慶可以為四川的重大裝備、能源、深加工和釩鈦方面優勢產業做配套服務,四川靠近重慶的城市也可以為重慶的優勢產業如汽摩產業等做一些配套產業鏈。”重慶社會科學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勇認為。
在IT制造業和汽車工業上,成渝雙方都下了大力氣。“應該說是有競爭,企業間的競爭是好事,但這種競爭應是良性的。”林凌認為,川渝雙方可在這些領域加強互補,揚長避短,錯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