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重慶川流機械有限公司官網!您的肯定是我奮斗的目標!
歡迎光臨重慶川流機械有限公司官網!
重慶首個大型機組風電項目投產發電 總投資近5億
近日,我市“千萬千瓦”電源項目——國電石柱獅子坪風電場最后一臺風力發電機組順利完成調試工作,實現了全面并網發電。這也是我市首個大型機組風電項目。
國電石柱獅子坪風電場工程,總裝機4.95萬千瓦,安裝25臺風電機組,總投資約4.92億元。該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每年可提供清潔電力1億千瓦時,銷售收入6100萬元,上繳稅收800萬元,每年可替代原煤4.5萬噸,減少煙塵排放量約118噸。
市發改委稱,近年來,風電產業技術進步、成本降低和政策環境改善,為我市風電大建設創造了條件。2010年我市建成武隆四眼坪風電場,其裝機容量為4.68萬千瓦。石柱獅子坪風電場采用的2000千瓦H102風電機組,由重慶本地風電設備商海裝風電提供,通過加長葉片等設計優化,使發電效率提高20%以上。
“重慶風電場均處于海拔1700米以上的山區,2000千瓦機型的風機葉片長達50米,之前受山區道路狹窄影響無法運輸,現在隨著道路的改善,大容量高效機型可以在重慶山區風場應用。”市發改委能源處負責人說,不僅如此,國內風電設備制造業規模效應顯現,風電機組價格由單位千瓦6000元降到3700元左右,風電建設成本大大降低。
據了解,全市規劃儲備風電項目180萬千瓦。目前,全市已投運9.63萬千瓦。“十二五”期間,將開工建設石柱、萬盛、豐都、巫山、云陽、萬州、奉節等共14個風電場,總裝機容量達到70萬千瓦。
市發改委能源處負責人稱,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市風電開發將完成投資80億元,創造就業崗位2萬人左右,每年可節能80萬噸原煤,減排148萬噸二氧化碳、粉塵41萬噸、二氧化硫4.4萬噸。
重慶造風電設備走向全國 形成產能達100億元的風電產業集群
乘著全國風電發展的“東風”,我市本土風電裝備開始走全國。7月5日,市發改委通報稱,我市風電裝備制造業發展迅速,目前已形成產能達100億元的風電產業集群。
隨著全國大型風電基地的開發建設,將進一步擴大風機裝備市場,給我市以海裝風電為代表的風電裝備制造業提供巨大的發展空間。
海裝風電通過聯合設計和吸收創新,成功開發了850千瓦、2000千瓦、2500千瓦常溫、低溫系列風電機組,被授予“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市發改委,分別下達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投資共1200萬元支持海裝集團。
海裝集團通過優化控制參數、加長葉片等技術創新,成功提高20%以上發電效率,使風機更適于在高海拔低風速地區應用。在市發改委的推動下,海裝集團相繼與華能集團、華電集團、國電集團、中電投集團、中廣核集團等全國性大型發電企業簽訂戰略協議,累計合同訂單350萬千瓦。
2012年,海裝風電集團整機銷量55萬千瓦,累計銷量200萬千瓦,排名全國第九;實現工業總產值22億元,銷售收入18億元。同時,全市風電直接配套企業達27家,產值超過50億元,上繳稅收2億元。
分散式接入風電開發啟動 暫不進入家庭
屋頂上安個風機,是否就可給自家供電了呢?7月5日,市發改委能源處負責人表示,我市目前雖然已啟動分散式接入風電開發,但暫時還不能進入家庭。
市發改委能源處負責人稱,我市風電產業迎來了重要的戰略機遇期。我市雖然風能資源總體較少,但風電市場條件成熟,電網接入方便,風能利用效率高,適合分散式風電場開發。但是,我市分散式風電開發暫時不會推廣到家庭,而是在風能資源較好但不能建大規模風電場的地方,將建立分散式風電場。分散式風電場以1萬千瓦機組為主,一般安裝4—5臺機組,發電即并入當地電網,以解決當地的用電需求。